制衣 | 宋 黄昇墓宋抹

这是我做的第二件黄昇墓宋抹,所以多拍了照片写一篇小作文完整记录一下~

图样

先来看看文物:相同款式的宋抹,我了解的只有黄昇墓出土一件,所以可能是南宋末年款式。根据《福州南宋黄昇墓》,这件宋抹长55厘米,宽39-40厘米,由两块布在中间竖拼而成。肩带长34-35厘米,腰间带长35-38厘米。(但是根据文物描述“表里均素娟,絮以丝绵”有人推测其实是保暖衣物。)我也不确定现在大家流行的背后系带穿法是不是复原,因为文物肩带的长度其实并不够这么穿,而且文物没有提到两侧有穿系带的小圈。但是我还是按照比较流行的穿法做了,因为确实这么穿比较方便合身。

文物前中是平的,现在基本上会加一个三角省。但我们也不能确定以前就没有三角省了,毕竟文物只有一件。

这件粉色的是两年前做的,因为是正绢做的所以中间自然按照文物有前中缝。淡黄色的是普通幅宽的面料,我没有加前中缝。

图样需要两个测量数据:

1. 前胸围(注意不是胸围除以二):可以加1~2厘米宽松量。

2. 想要的长度:足够束进裙腰里就可以了。

三角省我一般每侧是1~1.5厘米,加起来就是收了2~3厘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加了三角省,但因为是正中一个省的原因所以黄昇宋抹这个版型还是比较适合平胸姐妹,否则中间很难合身。

两侧腋下的斜线和连着肩带的小三角根据个人喜好定就可以了。

肩带:至少要80-90厘米。腰间带:至少40厘米。

举例:下图是身高160,胸围78(欧码34)的标准~

面料需要选垂感好又亲肤的料子,比较软的丝绸基本都能做,薄棉也可以。某些天丝或者粘胶纤维(rayon/viscose/tencel等)也可以。粉色的这件是和服反解。黄色这件是再源丝绸的真丝(经线)和人造丝(纬线)混纺,非常便宜但不推荐,因为经线未加捻所以又酥又容易勾丝,有随时要碎掉的感觉。

假如用正绢的话买一段一米的差不多(基本就是一个袖子反解),排料方式在上图。买普通幅宽的就看系带是顺着经线裁(一米)还是纬线(半米)。

里衬我是惯用的真丝棉衬。

缝制

缝系带。假如面料好处理的话就按照普通系带的方法反面朝外对折缝,然后翻过来。因为这个黄色丝料实在太软滑,所以我是上浆之后正面朝外折成系带,然后用隐形针剂缝的。但是第二种方法要谨慎使用,浆水越薄越好(煮汤圆的那种水就行了),否侧很难洗掉。据说工业食品增稠剂比较容易洗。

要比这个更薄,这种厚度的浆已经很不好洗了。
分别缝里衬和外层面料的三角省,如果有前中缝就缝前中缝。

缝小三角:里衬和外层正对正,把系带夹在中间,缝斜边和侧面的直角边,底上直角边不用缝。假如你的直角边是顺着经纬线裁的,那么斜边就会处于很容易拉伸的不稳定状态。因为我不能接受领口不贴身所以就想办法固定斜边。有两种方法:在粉色的这件上,里衬我是斜边顺着经线方向裁的,缝合以后由里衬帮助固定外层不会拉扯变形。

在黄色这件上,我在缝份位置加了一条薄的丝带(真丝丝带绣的那种就可以),丝带量好长度再别到缝份上,可以缝在一层缝份上也可以两层一起缝,处理好以后再缝合里衬和外层面料。

我有用相同方式处理腋下斜边,因为这个丝绸面料太容易变形了。

衣身面料也是正对正,把小三角、腰间系带和小圈圈都夹在中间,缝侧面和上面三个边。底边接着缝,但是留一个小口,这样把衣服的正面翻出来。我喜欢在底边折一下,这样翻的时候里层完全不会露出来。

翻好以后内侧看小三角是这样。

最后把留的口缝合,可以用隐形针迹也可以就普通地缝,注意不要勾到最外层面料。

Instagram @one_girl_atelier

Tumblr @one_girl_atelier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