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 | 一件基于浴衣设计的晨袍

满足了我对薄款晨袍和手缝浴衣的两个愿望~

(有时候我也分不清自己是站在中国文化还是19世纪末日本主义Japonisme的角度欣赏和服,所以只好提前声明:所有与浴衣制作规则不符的部分都是为个人审美和习惯而作的改变,会标清楚,无意文化挪用)

改动的主要原因

1)用的是西式幅宽的面料,不是日式30cm的幅宽;

2)只是用作居家穿着。

面料

Guthrie&Ghani的印花面料,20%亚麻+80%天丝(viscose)。这是一款比较沉,有点粗糙的面料,事实上我做到一半才猛然意识到它可能更适合做家居纺织品…我目前是机洗了两遍,并且一边缝一边把比较扎人的植物纤维屑手动拔出来了,现在效果还行。如果做衣服的话做外层衣物的面料比较好。

因为我的脖子肩膀不太能接受粗糙面料,所以肩部衬里选的是丝绵内衬。领子内层是棉和人丝混纺,这个面料有那种人丝斜纹典型的雾面感,有点实。

我用白线标记了一条面料纬向的线(在照片正中位置的白色虚线),可以看出图案印刷纬向是斜的,但神奇的是经向没有偏斜。

参考资料

制作过程基本参考两个英文网页(所以某些名词我不知道日文但知道英文):

http://kimono-bunka.ynu.ac.jp/nuikata_en/01/07.html

http://www-personal.umich.edu/~weyrbrat/Japan/yukata/

这两个网站上的信息非常详细,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我猜裁缝可以根据自己的面料和习惯选择合适的方法。

没有特别标出的话,就是按照网页的指导裁剪缝制熨烫了。

和服装袖子的方法还有腋下处理和汉服真的很不一样,但也是有它的逻辑   

关于改动部分的笔记

1. 传统上浴衣的长度等于身高(比如160cm),因为穿的时候要在腰部三折(ohashori),这样和服的下摆长度可以根据人的身高调整。因为我自己穿的时候不打算三折,所以衣长就定了130cm左右。袖子一般是身高三分之一,我减短到大概42cm。

2. 传统浴衣和汉服一样没有肩线,左右两片,但前后大身是连着的。我买的布料洗完缩水以后只有2.2米长,所以一开始的裁剪图只能得到110cm的衣长。为了保持后片连贯性的同时增加衣长,所以决定在前片下摆用多余面料进行拼接。因为前片下摆本身就左右分开的,所以拼接的破碎感不会很明显。这样后片就可以完全对花并且图案完整。这样做的还有一个好处是尽可能地保证布片完整,以后更方便拆了重复利用。

下摆是完全平行于地面而且前后相同的,只是因为前片重量所以没有对齐

我就是在后片完全对好之后意识到这个面料可能根本不适合做贴身衣物…

3. 浴衣也有和明制交领类似的除大身之外的前襟(okumi),它左右前襟和领口都是对称的。因为面料有限又要对花,所以我就没有做分开的前襟,而是把前襟和大身连在一起裁剪。压在里面的左襟比较窄。另外一个原因是面料太重,所以想尽可能不要接缝。

4.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就是我全程没有留一个叫做kise的余量。Kise的意思是在接缝处不要彻底烫开,而是折大约1~2mm再烫开,这样缝线完全藏在布料里面,更加耐磨。我觉得我的面料也不适合留kise,但是下次换薄棉或者薄麻的话会用。

5. 如果用日式窄幅面料的话基本所有的竖向接缝都是在布边上,完全不担心毛边,但是西式宽幅面料就必须处理好毛边。比如侧缝,用日式面料的话只要把缝份钉好让它不要随意挪动就可以,但我是翻折两次然后用隐形拼布针脚固定的。

6. 领子基本遵照了传统的形状(后领5.5cm宽,最底下逐渐加宽到7.5cm),而且我也在后中加了的内衬。但是我因为没有多余面料对花,所以就没有加护领。我参照的两个网站都说领子里外是一块面料对折而成,而我是用了不同的外层面料和内衬。因此缝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领子后中的长方形内衬

领子底部

7. 传统上,为了尽可能保持衣服的可重复利用性,所有多余面料都不会剪掉,而是藏到缝份或者领子里。因为我的面料实在太厚,所以领子部分的多余面料剪掉了。

8. 我印象中浴衣是没有贴边的,但是我加了橙色的贴边。这个可能是因为我被G.H.Breitner笔下的和服少女洗脑不浅…(但真的很好看!)

9. 实在没有办法做二折边的地方,只能翻折一次然后锁边针法固定。

10. 我尝试了一下最近在小红书上比较流行的虫止缝方法,然后不太喜欢,所以就还是按照我的习惯做了~

左右两边,在袖口各有一个虫止节,腋下各有三个。

11.  因为是家里穿的所以没有做宽系带,配了橙色的腰带。

Instagram @one_girl_atelier

Tumblr @one_girl_atelier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